人员流失严重、行业缺口近400万 如何破解护士的超负荷与低收入困境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05-20    阅读:155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12日)是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昨天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563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超过80%。

但医护比不到1∶1.2,注册护士数量缺口仍然不小。有报道称,全国护士缺口接近400万人。造成这一缺口的原因包括工作强度大、收入在医疗体系中偏低,职业尊荣感不强等。各地也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老年、儿科、重症监护、传染病护理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训工作。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壮大护士队伍?

陈敏(化名)在一家县医院工作,她告诉记者,医院的护士数量短缺,工作累、待遇不高还能坚持,但很多护士会觉得没有成就感。

陈敏说:“我们所有人的休息是一个星期只能休一天半,护士要值夜班,科室里面轮转,我们的工作量跟普通人的工作量是不同的,一天根本都歇不过来。不是一般的疲劳,我们的感觉就是没有存在感,没有分量。”

张晋(化名)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护士长,在她看来,护士缺口的问题在大医院相对好一些,他们的主要问题就是压力大。

张晋说:“儿科缺口我们单位目前缺口不算大,应该是大医院的缘故,但是我了解,下面县级医院人手还是比较缺的。护士们最难受的应该都是夜班,其实白班的工作还可以,但是因为这个工作特殊性决定了肯定有夜班。”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吕茵茵也表示,护士确实加班很多。为了应对可能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医院会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院调配。

吕茵茵说:“比如她应该是下午4点下班,但是因为有可能会有抢救,或者是危重病人突然之间来了,类似于这种她们也会加班。目前,护理人员都是比较紧缺,现在整体疾病的病种也是向老龄化发展,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比方说像重症或者手术室人员,有的时候人力还是比较紧张的。去年儿科支原体感染比较严重的时候,儿科人力都很缺,我们医院是护理部垂直管理的,所以我们进行了护理人员全院的人力调配。”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吁英曾长期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在她的印象里,老百姓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在增加,护士数量会相对偏少。

吁英说:“广州有个特点,绝大部分三甲医院在越秀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按照医护比来讲,我们是高于全国的,是1:1.32到1.33之间,我们的护士流失率比较高,很多医院超过了5%。”

在吕茵茵看来,护士队伍的稳定性跟多个因素相关。

吕茵茵说:“第一,目前最多的可能是薪资待遇的部分;第二个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部分,护理人员以往的晋升可能速度没有那么快,就涉及职业生涯的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才能够让护士留任。”

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领域专家周子君认为,提升护士职业认可度,是避免护士流失的有效途径。

周子君说:“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护士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比较辛苦。现在都是本科、研究生这种护士,一些大的医院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培养周期也越来越长。以前可能是两三年培养一个护士,现在可能本科就得五年,研究生最起码两到三年,实际上还是劳动付出和回报问题。”

昨天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有关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护士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将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发展和壮大护士队伍。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的文件,希望发挥政策的支持引导作用,进一步发展优化护理服务。

以北京为例,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注册护士总数15.3万人,较2018年底增长23%。在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同时,护理科学管理也在不断完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吕茵茵在医院就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

吕茵茵说:“护理人员一进到我们医院开始,我们就会告诉她,她的职业发展整个培养路径,所以人员就很清楚知道我到哪个步骤、发展到什么程度。因为我们的人员发展是层层叠加的形式,所以不代表我们高级别和高专业的护理人员发展了,下面做临床护理人员的就少了,而是说他们是全方位为临床病人去做服务的。”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吁英希望整个社会对护理团队能够更加重视,“留人”和“引人”都非常重要。

吁英说:“我做了这么多年护士自己深有感受,护士的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事情,她自己看到未来的希望,而不是说看到身边的老护士,就看到未来就这个样子了。职业认同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目前会有专科护士培训,教育护士培养,她们将来可以有多条路晋升。护理门诊的开设其实打通了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护士能够发挥护理的专业价值和职业价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理学科是国家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在去年“护士节”前夕,医院成立了广东省首家护理创新研究中心,凝聚该院在三个城市四个院区的3000多名护理力量,搭建了从护理部到教研室到护创中心,临床护理到教学到科研创新的全方位大平台,孵育护理人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慧娟看来,护理的概念和作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李慧娟说:“我觉得护理既要契合我们不断攀升的医疗技术的高度,也要承载着医院的温度和厚度。所以,我们是一手抓质量,一手做人文关怀,打造人文病房。不只是打针发药,我还希望在无助的时刻,能够有人去传递温暖,让她能够心稳下来。”

目前,全国多地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使行动不便的群众有机会享受到护士上门提供的便捷护理服务。同时,也降低了群众再入院率和就医成本,减轻家庭负担,吁英对此深有感触。

吁英说:“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让社会看见护士’。我们护士不仅在医院,去年8月份,市卫健委建立了一个平台,推出了43项互联网护理项目,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有患者端、护士端,也有管理端,每个医院给他一块自留地。就是他们下单写需求,我们就会派单,派单的概念是以医院为中心,后来我增加了一个以护士的家里住址为中心。护士回到家,她隔壁邻居需要换尿管,她顺手就给他做了。这样不光是方便护士,方便患者,她的服务范围也可以扩大。”



TAG标签:


相关阅读